老槐树下三代人的承诺:一个守信义村的百年传奇
在皖南山区的青竹村,有一棵五百年的老槐树,树干上深深嵌着三枚锈迹斑斑的铜钱。每当夏夜,村里老人就会摇着蒲扇,给孩子们讲起这个关于"一诺千金"的故事。
1923年大旱时,货郎陈大柱用最后三文钱向村民王老汉买了半袋救命粮。临别时他把铜钱钉在树上:"来年开春必加倍偿还!"谁料返程途中遭遇山洪,陈大柱为救落水孩童永远留在了青石涧。
第二年清明,王家门口突然出现两袋新麦和六枚银元。来者是陈大柱16岁的儿子,背着行囊走了三百里山路。少年跪在槐树前说:"父债子偿,天经地义。"王老汉却只收下原定的粮食,把多出的财物分给了村里孤寡。
1998年长江洪水,在外经商的陈家长孙陈立新连夜运来20船物资。卸货时村民发现,每件包装上都印着老槐树的图案。有记者问缘由,他指着手机里祖传的账本照片:"爷爷记着78户人家的恩情,现在该我们报恩了。"
去年冬天,返乡创业的王家孙女带领村民种菌菇。疫情封路时,突然收到匿名捐赠的冷链车。车厢里放着个木匣,匣中三枚铜钱压着张字条:"新技术就当利息吧。"村民们这才发现,菌种包装上的商标正是陈家企业的LOGO。
如今老槐树成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,树干上的铜钱被透明树脂妥善封存。村委会门口挂着块特殊的"诚信积分榜",记录着谁家帮独居老人修了房,哪户主动退还了多收的货款。最醒目的是顶端两行烫金字:陈王两姓,守望百年。
去年央视来拍纪录片时,94岁的王老汉摸着树皮说:"当年大柱哥要是知道,他钉在树上的三文钱,能长出这么好的福报......"话没说完,树梢忽然落下几片嫩绿的新芽,正好飘在树下玩耍的孩子们衣兜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