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良的回报:老木匠与神秘乞丐的暖心故事
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,住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木匠,名叫李德全。他手艺精湛,为人正直,是镇上有名的好人。虽然日子过得清贫,但他总是乐呵呵的,常说:“做人要知足常乐。”
那年冬天特别冷,大雪接连下了好几天。李德全像往常一样早早地开了铺子,却发现门口蜷缩着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。乞丐冻得瑟瑟发抖,嘴唇都紫了。李德全二话不说,赶紧把乞丐扶进屋里,给他倒了碗热茶,又拿出自己的棉袄给他披上。
“老哥,你先暖和暖和,我去给你煮碗面。”李德全说着就往里屋走。乞丐拉住他的衣角,声音颤抖地说:“老哥哥,我是个不祥之人,会连累你的。”李德全拍拍他的手:“说什么傻话,天底下哪有见死不救的道理?”
热腾腾的面条端上来,乞丐狼吞虎咽地吃完,眼角泛着泪光。他告诉李德全,自己姓张,原本是邻县的商人,被人陷害家破人亡,流落至此。李德全听完,二话不说就让他在铺子里住下。
第二天一早,李德全发现张老汉正在修理一把坏掉的椅子。那手法之娴熟,竟是行家!原来张老汉年轻时也是木匠,后来改做买卖。两人越聊越投机,张老汉便留下来当帮手。
转眼到了年关。这天,镇上首富王员外来找李德全,说要给女儿置办嫁妆,需要打造一套上好的家具。李德全高兴地接了活,和张老汉起早贪黑地忙活了半个月。
交货那天,王员外看着精美的家具啧啧称奇,突然盯着张老汉愣住了:“你、你是张掌柜?”张老汉脸色大变,转身就要走。王员外却一把拉住他:“恩公!十五年前我落难时,是你给了我十两银子做盘缠啊!”
原来当年王员外还是个小贩时,被土匪抢了货,是张老汉救了他。后来张老汉遭人陷害,王员外一直想报恩却找不到人。听闻张老汉的遭遇,王员外当即决定帮他讨回公道。
三个月后,在王家帮助下,张老汉洗清了冤屈,夺回了家产。他执意要分一半给李德全,老木匠却连连摆手:“我帮你可不是图这个。”最后拗不过,只收下张老汉亲手做的一套工具。
故事传开后,镇上的人都感叹:善有善报。李德全的木匠铺生意越发红火,但他还是老样子,见着落难的人就帮一把。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好心,他总笑着说:“谁还没个难处的时候?帮人就是帮自己啊。”
多年后,李德全寿终正寝。出殡那天,全镇的人都来送行。张老汉已经白发苍苍,他捧着一块亲手雕的木匾放在灵前,上面写着四个大字:“德泽乡里”。
这个温暖的故事在当地代代相传。老人们总用它教育子孙:做人要像李德全那样,心怀善念,多行善事。因为善良就像春天的种子,终会结出甜美的果实。
如今在李德全老宅的院子里,还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桂花树。据说那是张老汉当年亲手种下的。每到金秋时节,满树桂花飘香,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关于善良与感恩的永恒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