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狐:报恩的千年灵芝

admin2周前未分类11

在云雾缭绕的雁鸣山脚下,住着一位名叫阿山的樵夫。他每日清晨便背着竹筐上山砍柴,腰间总挂着个葫芦,遇见受伤的鸟儿便给它们喂水,遇到挡路的蛇就用木棍轻轻拨开。村里人都笑他傻,他却说:'万物有灵,留分善心总没错。'

这年寒冬格外刺骨。腊月初八那日,阿山在悬崖边发现段枯枝,正要砍时忽闻细弱呜咽。拨开积雪一看,竟是只通体雪白的老狐,后腿被捕兽夹咬得血肉模糊。见阿山靠近,老狐琉璃般的眼珠里滚出泪来。'别怕,俺给你治伤。'阿山扯下棉袄内襟包扎,又把揣着的馍馍掰碎喂它。

当夜阿山做了个奇梦。白雾中有位拄拐杖的白胡子老头向他作揖:'恩公救我孙女性命,老朽愿以千年灵芝相赠。明日卯时,请往青石潭第三棵松树下寻。'醒来时,阿山发现枕边粘着几根银白色毛发。

次日天未亮,阿山半信半疑来到青石潭。拨开松树下厚厚苔藓,果然见朵灵芝如红玉雕成,周边还绕着七颗朱砂色的小蘑菇。他刚采下灵芝,忽听得林子里传来孩童啼哭——原来是猎户家的小子采药跌进了深沟!

阿山用灵芝熬汤救活了高烧三日的小童,剩下的药渣喂给村里染瘟的耕牛。说来也怪,那些朱砂蘑菇种在屋后,竟长出片药圃,治好了整村的咳血症。后来有游方道人路过,望着阿山院中那株突然出现的双生银杏叹道:'狐仙报恩,福泽百年啊!'

如今雁鸣山下的樵夫们仍保留着传统:砍柴前要在树下放把杂粮,见到白狐定要行礼。而阿山的第七代孙在省城开了中药铺,匾额上永远刻着朵灵芝图案。有次醉酒后他透露:'库房最深处的樟木箱里,至今还收着片会发光的红灵芝...'

这个真实故事记载在《雁鸣县志·异闻录》中,青石潭边的松树至今仍比周围树木茂盛。当地老人说,若是雪夜上山,偶尔能看见穿白衣的老者牵着红袄小姑娘,在松树下放一盏莲花灯。

相关文章

卖油翁的智慧:平凡手艺里藏着的人生哲理

在宋朝的一个小镇上,有位姓陈的老翁,人们都叫他"卖油翁"。每天清晨,他都会挑着油担子走街串巷,用悠长的吆喝声唤醒沉睡的街巷。陈翁卖的油特别清亮,价格公道,更让人称奇的是他那手倒油的绝活——铜钱方孔里倒...

老木匠的秘传手艺:一根木雕拐杖温暖三代人

在皖南群山环绕的松岭村,有位头发花白的老木匠张守拙。他做的木雕拐杖远近闻名,最神奇的是每根拐杖都会在握柄处雕一朵含苞待放的杜鹃花——这个习惯背后,藏着一个让全村人红了眼眶的秘密。1998年夏汛,暴雨冲...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人的奇遇

很久以前,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住着一位名叫老王的樵夫。老王年近六十,无儿无女,独自住在山脚下的茅草屋里。他每天清晨上山砍柴,傍晚挑到镇上卖钱,日子过得清贫却安稳。那年冬天特别冷,大雪封山整整一个月。老王...

木匠与神树:一个关于诚信与报恩的百年传说

在皖南山区的一个小村落里,流传着一个关于老木匠与神树的百年传说。这个故事要从民国初年说起,那时村里有位姓张的老木匠,手艺精湛却家境贫寒。那年寒冬,张木匠在深山里发现了一棵被雷劈倒的百年银杏。奇怪的是,...

老槐树下的秘密:一个村庄的百年承诺

在皖南山区有一个叫柳溪村的小村庄,村口矗立着一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。这棵树究竟多少岁,连村里最老的李太公也说不清,只记得他爷爷小时候,这棵树就已经是现在这副模样了。2023年清明时节,在外打工二十年的张...

守桥人老张:三十年风雨无阻的无声承诺

在皖南山区的小村落里,有一座横跨急流的石拱桥。每天清晨五点半,当第一缕阳光掠过青石板时,总能看见佝偻着背的老张拿着竹扫帚,一寸寸清理桥面上的露水和落叶。这座建于1978年的东风桥本没有守桥人。直到19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