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木匠的最后一个心愿:用木头雕刻出人间温暖
在江南水乡的青石镇上,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木匠陈三爷。镇上人都知道,他做的木器结实耐用,更难得的是每件作品都藏着巧思——雕花的妆匣里藏着暗格,八仙桌腿刻着避灾的符咒,连最普通的木盆底都烙着‘水火不侵’的吉祥纹。
那年腊月特别冷,陈三爷咳了小半个月。徒弟阿强发现师傅总在半夜偷偷雕一块沉香木,问起来却只说:‘给有缘人留个念想’。直到除夕夜,老木匠让徒弟抱着木盒跟他出门。
他们先去了镇东的豆腐坊。‘张嫂子,当年你嫁过来时的衣柜,隔板该换第三块了吧?’老木匠从木盒里取出块雕着牡丹花的木板,‘这回用崖柏做的,虫蚁不蛀’。寡妇张嫂红着眼眶要付钱,他却摆摆手:‘我那衣柜本就没收够工钱’。
接着来到码头边的小饭铺。‘老李头,你说想要个不怕水汽的食盒?’他从盒底抽出个朱漆提篮,榫卯处包着铜片,‘用桐油混着柿子汁刷了七遍’。饭铺老板揭开盖子,发现夹层里还刻着副象棋盘。
走到镇尾时木盒渐渐空了。最后一件是给阿强的——整套雕着松鹤纹的木雕工具。‘师傅这些年的手艺,都在这套家什的弧度里了。’老木匠把颤抖的手按在徒弟肩上,‘记住,木头有灵性,你得听见它想变成什么’。
正月初六清晨,阿强发现师傅安详地睡在了工作台边,手里握着块没雕完的沉香木。后来镇长带人整理遗物时,在工具箱底层发现张泛黄的账单:三十七年间,镇上二百多户人家都欠着他‘未结清的尾款’。
如今青石镇家家户户都留着陈三爷的木器。张嫂的衣柜成了孙女嫁妆,饭铺提篮传了三代人,阿强开的木工学校每年清明都带着学生给师傅坟前敬杯茶。那块未完成的沉香木被供在镇公所,上面隐约能看出是尊笑呵呵的弥勒佛。
去年发洪水时,有个外地商人想高价收购这些‘古董木器’。全镇人像约好了似的,第二天家家门口都摆出件陈三爷的作品晒太阳。阳光下,那些藏在榫卯里的吉祥纹,在水渍映照下格外清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