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匠救下受伤白鹤,三年后村庄遇洪水获神秘报恩
在皖南群山环绕的小山村里,住着一位叫陈老实的木匠。五十多岁的他手艺精湛,做的榫卯木柜能传三代不散架,更有一副菩萨心肠。那年惊蛰时节,他上山选木材时,在松树林里发现了一只被兽夹夹住右爪的白鹤。
那白鹤足有孩童般高,羽毛沾着血渍却依旧雪白发光。见陈老实靠近,它琉璃似的眼睛竟流下泪来。‘作孽啊!’陈老实慌忙掏出随身带的草药嚼碎敷上,又用衣襟裹住鹤爪,硬是掰开了生锈的兽夹。白鹤扑棱着翅膀却飞不起来,他便抱着这十多斤的大鸟下山,在柴房铺了干草当养伤窝。
村里人都笑他犯傻:‘仙鹤肉大补哩!’陈老实却每日去池塘捞小鱼,还专门打磨木片给鹤爪当夹板。三个月后白鹤能蹒跚走动时,常在院里看他做活计。有次他削错榫头正懊恼,那鹤突然用长喙啄了啄某块木料——后来证明这块木头确实有暗裂。
白鹤伤愈那日,绕着陈家院子飞了三圈才离去。陈老实站在夕阳里挥手,没看见鹤群中闪过一道金光。
转眼三年过去,那年夏天暴雨下了七天七夜。深夜时分,已当上护林员的陈老实被急促的啄门声惊醒。开门竟见当年那只白鹤,羽毛被雨淋得透湿,叼着他的裤腿往外拽。他猛然想起上游水库前日出现的管涌,立刻敲着铜锣沿村狂奔:‘后山要塌!快往晒谷场跑!’
当最后一位老人被背到晒谷场时,后山传来闷雷般的轰响。泥浆裹着树木冲垮了半个村子,唯独晒谷场因建在古河道巨石上安然无恙。惊魂未定的村民突然指着天空惊呼——晨曦中有二十多只白鹤正在盘旋,领头的正是当年那只,它的右爪在朝阳中泛着淡淡的金辉。
后来村里重修祠堂时,梁上多了幅‘百鹤护村’的浮雕。陈老实仍做着他的木匠活计,只是工具匣里永远备着专治禽类外伤的药粉。有人曾在月夜看见,他家屋顶上落着些雪白的羽毛,在月光下像会呼吸的银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