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匠救下受伤白鹤,三年后村庄遇洪水获神秘报恩

admin2周前未分类18

在皖南群山环绕的小山村里,住着一位叫陈老实的木匠。五十多岁的他手艺精湛,做的榫卯木柜能传三代不散架,更有一副菩萨心肠。那年惊蛰时节,他上山选木材时,在松树林里发现了一只被兽夹夹住右爪的白鹤。

那白鹤足有孩童般高,羽毛沾着血渍却依旧雪白发光。见陈老实靠近,它琉璃似的眼睛竟流下泪来。‘作孽啊!’陈老实慌忙掏出随身带的草药嚼碎敷上,又用衣襟裹住鹤爪,硬是掰开了生锈的兽夹。白鹤扑棱着翅膀却飞不起来,他便抱着这十多斤的大鸟下山,在柴房铺了干草当养伤窝。

村里人都笑他犯傻:‘仙鹤肉大补哩!’陈老实却每日去池塘捞小鱼,还专门打磨木片给鹤爪当夹板。三个月后白鹤能蹒跚走动时,常在院里看他做活计。有次他削错榫头正懊恼,那鹤突然用长喙啄了啄某块木料——后来证明这块木头确实有暗裂。

白鹤伤愈那日,绕着陈家院子飞了三圈才离去。陈老实站在夕阳里挥手,没看见鹤群中闪过一道金光。

转眼三年过去,那年夏天暴雨下了七天七夜。深夜时分,已当上护林员的陈老实被急促的啄门声惊醒。开门竟见当年那只白鹤,羽毛被雨淋得透湿,叼着他的裤腿往外拽。他猛然想起上游水库前日出现的管涌,立刻敲着铜锣沿村狂奔:‘后山要塌!快往晒谷场跑!’

当最后一位老人被背到晒谷场时,后山传来闷雷般的轰响。泥浆裹着树木冲垮了半个村子,唯独晒谷场因建在古河道巨石上安然无恙。惊魂未定的村民突然指着天空惊呼——晨曦中有二十多只白鹤正在盘旋,领头的正是当年那只,它的右爪在朝阳中泛着淡淡的金辉。

后来村里重修祠堂时,梁上多了幅‘百鹤护村’的浮雕。陈老实仍做着他的木匠活计,只是工具匣里永远备着专治禽类外伤的药粉。有人曾在月夜看见,他家屋顶上落着些雪白的羽毛,在月光下像会呼吸的银子。

相关文章

善良的渔夫与报恩的金鱼:一个关于善有善报的古老传说

在东海之滨的一个小渔村里,住着一位名叫阿海的渔夫。他每日早出晚归,靠捕鱼为生。虽然日子清贫,但他心地善良,经常把捕到的鱼分给村里的孤寡老人。那年的冬天特别寒冷,海面结了一层薄冰。这天清晨,阿海像往常一...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人的报恩

在很久很久以前,南方某座云雾缭绕的大山里,住着个名叫阿诚的年轻樵夫。这后生虽穷得家徒四壁,却有个金子般的心肠,村里谁家缺柴火,他总偷偷放两捆在人家门口。那年寒冬腊月,阿诚照例上山砍柴。忽听得幽谷里传来...

善良的乞丐与神秘老人:一碗粥改变命运的奇遇

这是一个发生在北宋年间的真实故事,至今仍在江南一带广为流传。寒冬腊月的汴梁城,北风呼啸如刀。衣衫褴褛的张阿大蜷缩在城门洞的角落里,怀里揣着半块硬得像石头的炊饼。这位曾经的私塾先生因为得罪权贵而沦落至此...

木匠与神树:一个关于诚信与报恩的百年传说

在皖南山区的一个小村落里,流传着一个关于老木匠与神树的百年传说。这个故事要从民国初年说起,那时村里有位姓张的老木匠,手艺精湛却家境贫寒。那年寒冬,张木匠在深山里发现了一棵被雷劈倒的百年银杏。奇怪的是,...

木匠老张的诚信秤:一个让全村人敬重的小故事

在皖南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,住着一位六十多岁的木匠,大家都叫他老张头。老张头的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,做了一辈子的木工活,尤其擅长制作杆秤。那是1998年的夏天,村里的小卖部王婶来找老张头做一杆新秤。'老张...

老木匠的最后一个心愿:用木头雕刻出人间温暖

在江南水乡的青石镇上,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木匠陈三爷。镇上人都知道,他做的木器结实耐用,更难得的是每件作品都藏着巧思——雕花的妆匣里藏着暗格,八仙桌腿刻着避灾的符咒,连最普通的木盆底都烙着‘水火不侵’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